人工智慧時代的永續發展
2024年8月27日
Liana Wait, PhD, Lipsa Panda, PhD

Abstract microscopic photography of a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resembling a satellite image of a big city (Fritzchens Fritz / Better Images of AI / GPU shot etched 5 / CC-BY 4.0)
研究人員和決策者如何利用 AI 來推動和監管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三位專家的看法。
隨著人工智慧為研究、醫療照護和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些技術也有可能推動和監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然而,為了加速 SDG 成果,人工智慧的法規、治理和有效的優先順序是最基本的。
Elsevier 最近的 Insights 2024 調查顯示,目前對於 AI 的法規或治理不足。全球有相當多的研究人員也有同感,他們也認同 AI 可以加速知識的發現。
95% 的受訪者認為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兩到五年內加速知識的發現。
94% 的受訪者認為人工智慧有可能被用於錯誤資訊
40% 對 AI 有疑慮的受訪者將缺乏法規與治理列為前三大不利因素。
— Insights 2024: 對人工智慧的態度 (Elsevier 2024)

為了更深入探討這個議題,我們訪問了三位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已收錄在 Elsevier 的專題文集 人工智慧時代:支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資訊 - Age of AI: Information to Support UN SDGs 中。
他們談到 AI 技術如何用於推動和監管 SDGs、AI 如何加強決策、擴大 AI 工作的潛力,以及 AI 對 SDG 成果的預測影響。
以下是他們的主要建議:
研究人員和決策者應努力開發和實現兼顧所有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的人工智慧技術。
建立 IT 基礎建設與技術準備是成功的關鍵,特別是對低收入與中低收入國家而言。
需要更強大的地方和國際 AI 治理,這種治理應該是透明的、包容的、以人為中心的,並且以道德為基礎。
AI 開發人員必須對其技術保持透明,使用高品質的最新資料來訓練其模型,並納入措施以確保資料隱私與安全。
開發兼顧所有 SDGs 的 AI 技術
「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更加平衡 - 除了經濟問題之外,還需要涵蓋環境和社會問題」。

JQ
Junaid Qadir, PhD
Qatar University 的 Professor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雖然人工智慧技術已被用來解決所有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但人工智慧創新與政策目前偏重於與經濟成長相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透過分析目前全球在研究與實地專案中使用 AI 的情況,Junaid Qadir 教授及其同事指出,AI 技術與倫理架構的發展主要著重於改善經濟成長。1 他們所分析的資料來源中,超過 50% 關注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SDG9),而只有不到 5% 的資料著重於性別平等、乾淨水與衛生、水下生命與陸上生命(SDGs 5、6、14 與 15)。 鑑於永續發展目標在人工智慧發展上的差距,預測人工智慧對永續發展目標成果的影響有多大?儘管許多研究已調查目前如何使用 AI,但蘭卡斯特大學創業學副教授 Sharmin Nahar 博士是第一位預測 AI 技術對 SDG 成果影響的人。她的模擬預測指出,AI 技術將大幅減少貧窮、改善健康與福祉,並改善性別平等(SDGs 1、3 與 5),但對大多數國家而言,根據目前的努力,AI 技術將無法有效改善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水下生活或陸上生活(SDGs 12、14 與 15)2。
改善 AI 準備狀態並投資於 IT 基礎架構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最大利益,就需要在數據基礎設施、數據隱私和數據品質方面加大投入」。

MA
Md Arfanuzzama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 (FAO) 的 Climate Change Expert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st
這三位專家都強調,改善技術準備對於最大化人工智慧技術的效益至關重要。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各國必須對技術變革持開放態度、具備 IT 基礎設施與網際網路存取的基礎,並能收集與儲存優質資料以衡量進度。
Md Arfanuzzaman 的研究重點在於南亞國家。他指出,儘管南亞地區經濟快速成長,人口年輕且精通科技,已準備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監控與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但也面臨獨特的社會與環境挑戰。3 他表示,增加對 IT 基礎建設與資料收集的投資,可加速實現該地區目標的進度,並強調縮小城鄉地區之間技術差距的重要性。
在全球範圍內,Nahar 博士強調在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新方面進行國際投資與合作的重要性,並強調需要高品質和可存取的資料。「她說:「為了了解人工智慧對永續發展目標的影響,並加強循證決策,我們需要從個別國家收集高品質的實證數據。
加強全球合作與治理
「要想使其產生積極的影響,必須以負責任和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世界各國政府需要對人工智慧治理進行適當的投資」。

SN
Sharmin Nahar, PhD
Lancaster University 的 Lecturer in Entrepreneurship
由於 SDG 代表全球目標,而 AI 技術具有全球影響力,因此國際合作、治理與道德監督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強調,這種治理需要跨越從地方到全球的規模。 「Qadir 教授解釋說:「我們需要全人類在基本原則上達成共識,但也要為當地留出空間,因為能與當地價值觀、文化和宗教相輔相成的規則更容易被接受。 他表示,除了國際合作之外,私營與公營部門之間的合作,以及學術界、產業界與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對於人工智慧技術有效支援永續發展目標而言,也至關重要。
認識到 AI 是一面鏡子,而非靈丹妙藥
「Qadir 教授說:「當我們檢視永續發展目標的 AI 時,我們必須檢視我們自己的行為和價值體系的永續性如何。「如果我們的進步觀念不可持續,那麼任何 AI 都無法幫助我們,因為 AI 只會反映出我們所表現出的價值觀」。 歸根結柢,AI 支援永續發展的潛力取決於人類如何運用它。
閱讀他們的研究
Dr Junaid Qadir led a data-driven study that shed light on the global use of AI in research and field projects related to SDGs: Osama Nasir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nexus via four vantage points," Technology in Society (Feb 2023)
Dr Sharmin Nahar used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future impact of AI technologies on SDG progress in 22 countries over nine years: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based innov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Applying a system dynamics perspective in a cross-country setting,"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April 2024)
Md Arfanuzzaman explored how AI technologies are being used for SDG advancement in South Asia and examined the potential for these technologies to be scaled up: “Harn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for SDGs and prosperous urban future in South Asia”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Sept 2021)
貢獻者

LWP

LPP